比特幣驚險週:通膨數據 vs 以伊衝突(6月9-15日分析)

比特幣驚險週:通膨數據 vs 以伊衝突(6月9-15日分析)

宏觀拉鋸戰

上週完美體現加密貨幣作為風險資產與避險工具的雙重特性。比特幣開盤報105,784.41美元,受惠於優於預期的美國通膨數據(年增2.4% vs 預期2.5%)。我的Python腳本監測到異常選擇權活動——華爾街算法顯然提前佈局。

6月13日風雲變色。以色列空襲伊朗核設施時,我的彭博終端機原油警報閃得比DeFi閃電貸攻擊還快。數小時內:

  • 布蘭特原油暴漲21%至76.26美元/桶
  • 黃金逼近歷史高點
  • 加密市場清算12億美元

諷刺的是比特幣最初與科技股同步下跌,證明數位黃金也難逃保證金追繳恐慌。但回升至10.5萬美元展現驚人韌性,關鍵在於:

  1. 138億美元BTC ETF流入(終結兩週流出趨勢)
  2. 長期持有者吸納3.2萬枚BTC(對比短線交易者拋售1.37萬枚)
  3. 機構FOMO情緒(參見SharpLink Gaming斥資4.63億美元收購ETH)

技術面透視

從我的圖表工作站觀察到兩大關鍵技術事件同步發生:

  • 「川普底部」支撐再度堅守
  • 交易量萎縮至警戒水位(未平倉合約<7000億美元)

形成的十字線顯示市場陷入「混淆狀態」——量化分析師對聯準會政策與中東頭條間搖擺的委婉說法。

未來展望

短期: 以伊緊張緩解前波動持續。我的EMC Labs模型顯示:

情境 BTC價格影響
衝突升級 測試9.5萬美元支撐
停火協議 反彈至11.5萬美元
維持現狀 徘徊10-10.8萬美元區間

長期: 結構性牛市基礎未變,包括機構採用(沃爾瑪/亞馬遜穩定幣計畫)與交易所儲備減少(本週減持3200枚BTC)。但在9月聯準會會議前別期待平靜海面。

免責聲明:非財務建議。操作槓桿前請自行研究。

BlockchainNomad

喜歡47.58K 訂閱3.76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