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lestia的激進PoG提案:真創新還是1億美元退出騙局?

Celestia的激進PoG提案:真創新還是1億美元退出騙局?

Celestia的治理豪賭:革新還是撤退?

房間裡的1億美元大象

首先直指問題核心:當Celestia共同創始人John Adler宣揚其激進的「治理證明」(PoG)提案時,鏈上數據顯示核心團隊已悄悄拋售價值逾1億美元的TIA代幣。這種時機巧合形成所謂『可信度鴻溝』——當營運長推文聲稱『從未出售任何TIA』,但鏈上數據顯示九位數賣單時,情況恐怕不樂觀。

PoG提案解析

Adler的提案在紙上並非全無技術價值:

  • 95%減發:年通脹率從20%降至1%
  • 取消質押獎勵與懲罰機制
  • 轉向純手續費銷毀經濟(每日10萬-30萬美元)

若你相信模組化層競爭在2030年前不會出現,數學計算或許成立。但當項目面臨92%跌幅時突然改推代幣銷毀而非提升採用率,這通常意味著放棄有機增長。

機構操盤手法曝光

消息指出Celestia:

  1. 在宣布1億美元「融資」前數月安排場外交易
  2. 將代幣解鎖與媒體宣傳同步(Bankless專訪在此光環下顯得更耐人尋味)
  3. 據傳支付七位數資金影響生態夥伴

這完全符合我在對沖基金時期稱作的『拉高出貨3.0』模式——遊走於監管灰色地帶的創投流動性與網紅行銷結合體。

估值vs.現實檢驗

僅50萬美元年收入支撐350億美元完全稀釋估值,Celestia的本益比達7,000倍。對照組:

  • 以太坊:150倍
  • Solana:300倍(牛市期間) 當你的網路日收益不如一輛餐車卻聲稱擁有Uber級估值,連加密貨幣信仰者都該提出質疑。

未來方向?

真正項目靠產品而非公關度過FUD時期。若Celestia想重建信任:

  1. 完整公開資金流向
  2. 創始人鎖倉需跨越市場週期
  3. 提出超越『模組化敘事』的具體指標 在此之前?我的TIA持倉會比Mustafa搬去杜拜的行李還輕。

WolfOfCryptoSt

喜歡60.99K 訂閱1.91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