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AR的鏈抽象:無縫Web3體驗的秘密武器
1.38K

DApp的幻象
坦白說,現今多數所謂的『去中心化應用』不過是加了加密貨幣點綴的網站。如果用戶得為了買杯咖啡而與錢包彈窗、網絡切換和橋接交易搏鬥(說的就是你,以太坊狂熱者),那我們在用戶體驗上就徹底失敗了。NEAR聯合創始人Illia Polosukhin一針見血:『現在的DApp根本稱不上是應用。』
為何鏈抽象至關重要
模塊化區塊鏈敘事催生了一個生態系統,其中:
- 流動性分散在50多條鏈上
- 開發者在選擇技術堆棧時面臨艱難抉擇
- 用戶需要加密經濟學博士學位才能購買NFT
鏈抽象通過讓區塊鏈成為隱形基礎設施來改寫這一切——就像互聯網的TCP/IP一樣。你的祖母不應該關心她的數字收藏品是存在Polygon還是Arbitrum上。
NEAR的技術堆棧
以下是他們如何實現無摩擦互操作性:
- 零知識證明安全網格:零知識證明實現無需信任假設的跨鏈結算
- 帳戶聚合:單一NEAR地址即可訪問所有EVM、比特幣和其他鏈(2024年第二季度推出)
- 去中心化前端:像DapDap這樣的應用抽象掉了特定鏈的界面
殺手級用例
想像一下:
- 在地鐵上等待時用USDC購買BTC
- 賺取自動轉換為NFT的忠誠點數
- 向只使用NEAR地址的朋友發送ETH
所有這些都無需看到「Gas代幣」或「RPC端點」等術語。這就是將區塊鏈視為後端管道而非面向用戶功能的威力。
為何這改變一切
對開發者而言:一次構建,隨處部署(沒有流動性碎片化) 對用戶而言:一個帳戶統治所有鏈 對機構而言:企業級可擴展性而不犧牲去中心化
作為自2016年以來分析過每一個主要L1的人,我承認:這確實解決了真正的採用障礙,而不僅僅是把它們搬來搬去。
BlockchainNomad
喜歡:47.58K 訂閱:3.76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