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penSea興衰史:NFT巨頭與SEC的角力

1.92K
OpenSea興衰史:NFT巨頭與SEC的角力

從Y Combinator寵兒到十億美元巨頭

2018年Devin Finzer和Alex Atallah從Y Combinator創立OpenSea時,連他們自己都沒想到會打造出『JPEG界的亞馬遜』。最初的共享Wi-Fi加密支付概念,比起後來意外建立的無聊猿與像素龐克帝國,顯得如此質樸。

完美風暴:NFT如何吞噬網路

2021年NFT狂熱讓OpenSea季度收入在六個月內從90萬美元暴增至1.86億美元。巔峰時期,平台處理了98%的NFT交易。「我們不只是乘浪而行,」一位早期員工告訴我,「我們正在創造數位所有權的新物理法則。」但表面之下,危機正在醞釀。

監管海嘯:SEC敲響大門

2023年底美國證交會(SEC)對OpenSea發出韋爾斯通知(Wells Notice),對密切觀察者來說並不意外。內部文件顯示員工被要求避免使用『交易所』或『交易』等可能暗示證券操作的詞彙。同時從澳洲到華盛頓州的稅務機關開始質疑2.5%平台費是否構成應稅事件。

模糊界線:當競爭對手包抄

Blur的崛起暴露了OpenSea的策略弱點。透過取消創作者版稅並以代幣獎勵高頻交易者,Blur在2023年2月奪得75%市場份額。OpenSea遲來的交易友好功能轉型,就像帶著計算表格參加撲克比賽。

生存模式:2.0豪賭

Finzer大幅裁員56%與模糊的『OpenSea 2.0』品牌重塑,展現了遠見或絕望重定位。雖然擁有4.38億美元儲備,但季度收入比高峰下跌93%,公司現在全力押注成為『Web3入口』而非NFT跳蚤市場。 問題不在於NFT能否持續存在,而在於OpenSea能否在未來任何形式的發展中保持重要性。

BlockSeerMAX

喜歡46.63K 訂閱2.08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