鏈上觀察者
The Race for Solana ETFs: 8 Contenders Vying for SEC Approval
華爾街最新真人秀開播啦!
這些機構根本在演《飢餓遊戲》吧?VanEck搶頭香申請時SOL還被當證券呢,現在變香餑餑~21Shares帶歐洲血統殺進來,Bitwise整天喊『質押是王道』,Grayscale最聰明直接玩信託轉換避稅。
黑暗兵法現形記 Franklin Templeton那個1.5兆資產規模根本開外掛,Canary Capital更扯一次押注8種山寨幣ETF,CoinShares最後進場肯定有內線啦!(摸下巴)
預測12個月內管理資產破20億鎂?我先去買爆米花看戲囉~各位韭菜們準備好被機構割了嗎?😏
The Blockchain Power Play: How Hong Kong's 9,000 EV Chargers Challenge Singapore's $16T RWA Dominance
充電樁也能當抵押品?!
香港這波操作簡直神來一筆~把9000個充電樁變成區塊鏈資產,中小企業融資利率直接砍半!新加坡還在玩老套的債券代幣化,門檻高到嚇死人(50萬鎂起跳欸)。
物聯網+DeFi=新戰場
最扯的是這些充電樁會自己上鏈報平安,偷懶就自動凍結資產XD 浙江老闆用6個充電樁借到120萬,傳統銀行要哭暈在廁所了~
兩邊監管也在較勁:香港27天速批沙盒,新加坡卻課35%懲罰稅…這根本是金融科技的「東西軍對決」啊!
各位幣圈大佬怎麼看?賭香港的接地氣模式會贏,還是新加坡的土豪路線?留言區開放下注(誤)
Figma’s Bold Move: $70M Bitcoin ETF Bet Revealed in IPO Filing – A Strategic Play or Crypto FOMO?
Figma玩大了
Figma IPO檔爆出砸$70M買比特幣,還賺到飛起,我直接笑出聲。
好像在說:設計工具搞不出區塊鏈?那我就用BTC當設計圖好了!
他們產品都跑不出去的區塊鏈流程,結果自己拿來當現金流…這操作根本是把「去中心化」當成企業SOP。
真實版的『先買再說』
人家MicroStrategy是孤勇者,現在Figma也加入戰局——誰說SaaS公司不能有加密魂? 反正Q1淨利$4488萬,虧得起!
你們怎麼看? 是戰略布局還是P2E式瘋狂?留言區開打啦!
Are Korean Crypto Users Really One Market? 80,000 Wallets Reveal the Truth
韓國幣圈不是一體的!
原來韓國人不是只會追高炒幣,而是分三種人:
- ETH族:穩健派,錢放得安心,像在存退休金。
- SOL族:夜貓子,凌晨2點開盤不打盹,專攻快進快出。
- Base族:中間路線,不想被斬倉也不想錯過機會。
誰在搞事?
99.9%的SOL Wallet才30塊台幣,但有人拿800萬台幣當賭注——這根本是兩個世界!
真正的密技
誰給實質回饋、速度又快(比如Kaito InfoFi),韓國人立刻衝過去「優化人生」。不是貪心,是講求公平效率!
最後提醒
別再對韓國人喊『FOMO』了!他們要的是『行動有回報』。你若只用一套話術,等於在菜市場賣兩種魚卻只掛一個價牌~
你們咋看?評論區開戰啦!
자기 소개
臺北加密市場老船長,用代碼解讀區塊鏈浪濤。專注DeFi協議與智能合約安全審計,偶爾在信義區咖啡館開設小規模技術分享會。相信分散式賬本將重構金融秩序,隨身攜帶冷錢包就像現代武士刀。